9 Q8 o1 v: C( D7 V% y- s5 ~ 第五节 加强生态建设 M( s& D- K% c- I& }. D8 ]3 v$ D! g2 J6 R2 f
第六节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6 C k& h9 l4 X* O+ Y& H ! y, w- q. }- f5 S- \3 Z2 ~ 第九章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 v' y' R* K5 |7 J4 p* }9 W% \ a: \# y+ G9 L# H `: H) A) k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q: G7 S2 ]9 v2 _6 i( z9 _$ i. i/ Y5 p) ]: I. f" z) h* A2 y; k( w
第二节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k9 W7 o5 E# r1 w( P6 d) o & U3 D2 m) I$ h4 F 第十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X" F! ^. K) r: ~
( j; Z$ z x. s! t$ y; K
第一节 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 z1 ]( S: p3 Y( {% T- M $ J) N: n4 O; W/ c8 y1 C6 a 第二节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 `/ c. t$ f5 @ # `$ o) F' V d: H7 [ 第三节 提高教育质量 # i, z, }; R& @ ; M) f$ V, t, W; |0 T L 第四节 深化教育改革 4 @# q" l: J3 l4 `7 w2 s" L3 X% d ^6 H! g4 _7 V" @4 b
第十一章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 Q# z* l; E: y5 h
* ^5 i. \) t. ? 第一节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 r! L3 \2 N R4 S7 F9 q) p: d8 K: Y1 D: O
第二节 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 q% ~ |+ a' x! y & ~/ }1 c$ x, b7 Q9 {( R 第十二章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L' V s4 z! p* D. c% z
$ V4 r" m+ }+ k& E 第一节 促进充分就业 + @ a3 {3 N: D! T 2 F' @! S: W, s 第二节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 y8 H: N. I1 O; _/ u$ u, Y( Y3 M+ m! E) Y' V8 p) m
第三节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 o9 _1 Y v8 D* h% ^' V1 F7 m5 c% w, @$ w- [2 t9 `( E& j
第五节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 [. w. L( I8 ^9 z6 N% H u: x0 B1 y6 z+ M4 ^) S7 @! q
第六节 统筹做好人口工作9 f* K3 L1 T _
) D* V# M! Q( b 第七节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9 G: W O+ v( u l! q 4 y" J/ a$ X5 Y3 m 第十三章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 L$ E) p- I6 V3 |8 } 3 O0 R) B7 E+ B2 T9 c& _# ~ 第一节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5 Q, [* p1 S, V) H 7 K: {; y% y- C 第二节 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1 H" C# {: L3 j# Q7 _% P
0 M. N4 K* u# O- r 1 j/ e. _, c# A" \; p b7 J9 t. J/ ?8 A% U) N/ M
( j; e& [# I# `# A. a! q ; w: ^- s2 z& r/ E9 J
; a8 K6 }$ z, P4 `( X$ l0 B6 q1 G( J. F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进入跨越发展新阶段0 G2 E \; R6 A' o1 j* d
7 U1 T5 k( G; O# M0 x/ r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加快并孕育新突破,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中蕴含新机遇,国际环境总体有利。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区发展面临良好的国内宏观环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为我区加快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区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工业化跨入中期阶段,城镇化快速推进,居民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升级,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具有广阔空间,区域和产业发展将形成新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我区完全有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9 {" ~2 V" P& U3 S- Q& @" z* ^7 L, X$ s
# G4 ?% c6 _; _# }0 @. [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给我区发展带来极大压力。特别要深刻认识到,我区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创新型人才缺乏;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低,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社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必须深化对基本区情的再认识,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失时机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3 Q9 n6 O, o. S0 s( D- i ; L9 n( r) H* G. t" V/ m 第三节 指导思想 + s1 N+ f+ V- A) ?( w ; o2 h$ L0 Q2 I, z( m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9 Z$ F2 }1 g. h, Y% L6 p
' |* T6 n+ C- ^2 G; k0 i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z1 M( w( G& z9 T! j8 f+ y: i) H; ^4 f7 [$ C0 d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a M& Q9 f- ]8 y& L
: W* K5 w2 b0 e0 O6 u
“富民强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与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相统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相一致,是我区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反映全区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3 X7 e- d! A4 {+ o; {) W
: h4 }/ ~# V8 [! w “富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感。 1 a B9 N3 q# r ; w W( M, T, j4 a, S, D2 R/ a- R “强桂”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大力提升软实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在西部开发崛起的前列,使我区成为产业发达的经济强区。/ P; e0 s9 Y/ M
. e' O, d, L+ N% U 第四节 基本要求2 |5 `: I7 _- l
1 i# S0 v# @2 y$ K0 O$ L( Q
坚持把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富民强桂”新跨越全过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s5 z/ ~( f4 q7 s! E" p7 K+ v( j1 o, N
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牢牢把握和用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优先发展产业、交通、北部湾经济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加快布局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h2 ^ @5 m' t% }
# R4 z" [) ?# G 必须立足扩大内需。健全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较快增长,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落实扩大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1 z. x* ]' a+ b: e- v2 W- k" d6 P9 P3 c$ j5 ]
必须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民生优先,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6 ^9 U2 ^% v. [4 C5 ^
$ ?7 O0 E, p5 M b* k 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深入实施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促进绿色发展,健全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 I% R* l8 u0 y! {6 } $ `+ q' z: \; U1 Q/ M) Y9 j" M 必须充分激发全民创业创新活力。坚持走全民创业创新发展之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健全服务体系,鼓励自主创业、劳动致富,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形成勤奋创业、锐意创新的良好环境。/ d( q* \& E* _
: x5 g$ g3 ~$ T& s
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深化开放合作,加快实施空间换时间、资源换产业、存量换增量的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加快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 L! i( E5 o8 j- h( o9 t$ @, Y5 e1 J- t7 x' q4 k
第五节 主要目标9 m+ T4 X4 @# x a+ p! f
* S0 o: `3 y% d, j3 `- v: H/ P
按照与贯彻落实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中央对广西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富民强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今后五年发展趋势、有利条件和约束因素,提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5 B4 l2 {' A$ w' N- ^7 h4 P4 d( u) g2 R* i$ ~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翻一番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9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 T( x: M% R. o q0 q9 f5 ? f( a! P2 \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9.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较大提升,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s' O# a) O0 ?& }: ^7 P7 b